。
1.《浣溪沙》全词四十二个字,分上下两阕。上阕押三个平水韵,下阕押两个平水韵,此词一般过阕也就是下阕头两句用对偶,此填词家不可不知也。
《浣溪沙》的格律定式如下,要注意句中标“中”的为可平可仄,近似于写近体诗格律中的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。”的意思。
上阕:中仄中平中仄平(平韵),中平中仄仄平平(平韵),中平中仄仄平平(平韵)。
下阕:中仄中平平仄仄,中平中仄仄平平(平韵),中平中仄仄平平(平韵)。
2.《浣溪沙》宋代词人范例:
作者:晏殊
一曲新词酒一杯(平韵),去年天气旧池台(平韵),夕阳西下几人回(平韵)?
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(平韵),小园幽径独徘徊(平韵)。
注:晏殊此词上阕押三个平水韵,下阕押二个平水韵,分别是“杯”、“台”、“回”、“来”、“徊”这五韵。但我们应注意的是“杯”字在古音是与台、回、来、徊字押平韵的,但到了我们现代,用现代汉语拼音一读便不押韵了!因此,我还是主张现代人填词,必须遵守古贤遗传下来的词牌词调固定格律模式,但于平仄和韵脚的用法,大可不必用古音,因为许多古音今已失传或僵死,并且古代作诗或填词的“平、上、去、入”这四声到了现代已无“入”声,也就是说“入”声在现代汉语读音中,它已消失不存在了!因此,我们应该用现代汉语拼音中的一二声来作“平”声,三四声来作“仄”音,现代许多诗词家都力倡这种与时俱进的改进方法,我想,这种改进的意义,于文学史诗学史,真的是无比巨大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