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个古代不叫夜宵,最初宋朝的时候是叫“消夜”然后是“宵夜”。这个主要是广东这边的风起的。现代叫“宵夜”或者“夜宵”都可以
岭南地处亚热带,昼长夜短,粤人因此养成饮茶和宵夜的习惯。然而“宵夜”一词并非出自岭南。
宋人《梦粱录》载:“除夕,内司(内务府)意思局(宫中机构)进呈消夜果子盒,盒内簇(集合)诸般细果:时果、蜜饯、糖饯等品。”“消夜”雅称“宵夜”,这名号古已有之。
《辞源》“宵夜”条注释说:“粤人夜市之食肆亦谓宵夜。”这说法欠妥。宵夜的食物包括粥粉面和糖水,粤人在晚饭后的余兴节目中享用这些食物叫“食宵夜”,而“夜市之食肆”则是吃宵夜的去处。
关于“宵夜”,有民国年间的《羊城竹枝词》为证:“两岸青楼接酒楼,万星灯火夜无收。”如此星辰如此夜,虽然诗中“宵夜”一词未着一字,却可谓尽得风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