朱允炆被算入“五龙”的原因在于,在公元1398年3月16日至6月24日这短短一百天内,大明王朝的前五位皇帝——明太祖朱元璋、明惠帝朱允炆、明成祖朱棣、明仁宗朱高炽、明宣宗朱瞻基同时在世。这五位皇帝并存的局面被形象地称为“五龙同朝”。
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之孙,懿文太子朱标次子,他在1398年—1402年间在位,为明代第二位皇帝,年号建文。他在位期间实施了一系列改革,如削藩以加强中央集权,减轻赋税,裁减冗官冗员等,这些政策史称“建文新政”。然而,朱允炆的统治并未长久,燕王朱棣发动“靖难之役”后,朱允炆下落不明,其皇位最终由朱棣继承。
请注意,“五龙”这一说法可能并非严谨的历史术语,而是民间或特定文化背景下对某一历史现象的形象化描述。因此,在正式的历史研究中,可能并不会频繁使用这一说法。如需更深入了解“五龙同朝”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,建议查阅相关历史文献或咨询专业历史学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