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曲名称有越剧,绍剧,婺剧。
发源地分别为:
越剧前身是浙江嵊县一带流行的说唱形式“落地唱书”,清朝光绪三十二年(1906年)春开始演变为在农村草台演出的戏曲形式,曾称小歌班、的笃班、绍兴文戏等。中华民国14年(1925年)9月17日上海《新闻报》演出广告中首次以“越剧”称之。
绍剧,又名“绍兴乱弹”、“绍兴大班”。流行于浙江绍兴、宁波、杭州地区和上海一带,因其形成于绍兴,并以绍兴地区各县为流行中心,1953年定名为绍剧。
婺剧,俗称金华戏 。它流行于浙江金华、衢州、丽水、台州地区和杭州地区的建德、淳安、桐庐,以及赣东北一带,因金华古称婺州,1949年秋定名为婺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