荔枝生巴峡间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《荔枝叹》,全文如下:
荔枝生巴峡间,树形团团如帷盖。叶如桂,冬青;华如橘,春荣;实如丹,夏熟。朵如葡萄,核如枇杷,壳如红缯,膜如紫绡,瓤肉莹白如冰雪,浆液甘酸如醴酪。大略如彼,其实过之。若离本枝,一日而色变,二日而香变,三日而味变,四五日外,色香味尽去矣。
元和十五年夏,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,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。
译文如下:
荔枝生长在巴峡一带,树的形状团团像伞盖一样。叶子像桂树的叶子,冬天还是青的;花像橘树的花,春天开放;果实像丹砂一样红,夏天成熟。果实聚成一团像葡萄,核像枇杷,壳像红色丝织品,膜像紫色的薄纱,瓤肉莹白像冰雪,浆液甜酸像醴酪。大致像那样,其实超过它。如果离开了树枝,一天颜色就变了,两天香气就变了,三天味道就变了,四五天后,色香味就都没有了。
此诗为苏轼被贬岭南时所作,诗人通过对荔枝形态、味道等方面的描写,表达了对荔枝的喜爱之情,同时也抒发了自己被贬岭南的愁闷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