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:
1. 确定审计范围和目标:内部审计师需要明确审计的范围和目标,以便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向。审计范围包括审计对象、时间段、业务范围等;审计目标包括审计目的、审计标准、审计依据等。
2. 收集和分析信息:内部审计师需要收集有关审计对象的信息,包括财务报表、业务流程、制度规定、风险控制措施等,以便进行分析和评估。审计师还需要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,了解他们的工作方式、意见和建议,以便进行综合评估。
3. 评估风险和控制措施:内部审计师需要评估审计对象的风险和控制措施,以便确定审计重点和方向。审计师需要识别可能存在的风险和漏洞,并评估企业的内部控制措施是否有效,以便提出改进建议。
4. 制定审计计划:内部审计师需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和风险评估结果,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。审计计划包括审计的时间、地点、人员、方法和工具等,以便确保审计工作的有序进行。
5. 进行实地审计:内部审计师需要进行实地审计,对审计对象进行详细的调查和检查。审计师需要对审计对象的财务报表、业务流程等进行审查,对内部控制措施进行测试,以便发现问题和漏洞。
6. 提出改进建议:内部审计师需要根据审计结果,提出改进建议,并将其提交给企业管理层。改进建议应该包括问题原因、影响范围、解决方案、时间表和责任分配等内容,以便企业管理层能够及时采取措施加以改进。
7. 跟踪审计建议:内部审计师需要跟踪审计建议的执行情况,并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。如果发现改进建议未得到及时落实或未产生预期效果,内部审计师需要重新评估风险并提出新的改进建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