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降温、加氧
鱼缸降温的方法有很多,关键是要清楚降温的目的究竟是什么。我们人类的体温在37摄氏度,所以,当环境温度超过这个温度的时候,就会出现不适反应,比如胸闷、焦虑、懒惰、失水等等。鱼也一样,在身体异常的同时,水质中的微生物也会出现问题,细菌大量滋生,病原体活跃,观赏鱼慢慢出现抖鳍、烂尾等现象,食欲不振造成身体失去抵抗力。
以上情况在自然界中,通过水体的庞大性和流动性,都可以自然化解,而在鱼缸中则只能通过人为干预的方式解决。首先可以通过加氧、风扇或加冰降温,也可以加速水体循环、关灯、减小养殖密度、换水等维持水质的平衡。
二、避光、通风
夏季的热浪滚滚,让很多冷水鱼的生存受到了严峻的挑战,大家都知道冷水鱼并不能像热带鱼一样耐高温,高温会让冷水鱼食欲下降、萎靡不振、呼吸困难、免疫力下降,此时及其容易受到疾病的入侵,所以在高温时期,你才会看到观赏鱼“趴缸”现象,而热带鱼则没有这个困扰。
由于夏季的阳光温度极高,有些鱼缸,比如圆缸,要防止阳光直射,避免有爆缸的危险。即便在室内养殖,也要做好避光、降温措施,比如通风等。室内的阴凉地很多,并且取水方便,换水是最好的方法。这些措施都能降低水中有机物的堆积,避免水质发生危险性改变。
三、减少投饵
夏季高温,观赏鱼的新陈代谢也会加速,这也是水质恶化的原因之一,观赏鱼食量下降,就必须要减少投饵量,以免造成鱼缸内残饵过多,污染水质。在喂食时可以采用少喂多餐的方式,少食还能造成“哄抢”效果,有助于调动观赏鱼的活动量和食欲,吃完再加饵,吃不完不投饵。
其实鱼并不想很多人理解的那样不知道饥饱,还有什么“记忆7秒”,都是瞎说,这都是不懂鱼的人说的。少喂多餐试试看,观赏鱼慢慢就不吃了,这就和一些养鱼场垂钓节目一样,鱼都喂饱了,不吃食儿了,你还钓的啥鱼?钓也钓不多。
四、水体的变化
水质是影响鱼生存质量的关键,不管春夏还是秋冬,水质永远都是排在第一位的!就和我们不管吃不吃饭,呼吸才是第一要务一样。饭可以三天不吃,呼吸不畅,恐怕三分钟憋死一片!如果水体出现温度突变、水质骤降等现象,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造成鱼类的死亡,并不是只有缓慢的水体变质才有威胁。
从这一点可以看出,在气温极高的夏季,给鱼缸换水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水温的一致性,不能直接将冷水兑入鱼缸,而换水的总量也是能少则少,不易一次换太多,最佳的换水量是四分之一左右即可。非常时期,必须有非常的苛刻要求才行,然后坚决的执行,马虎大意、侥幸心理只会换来缸毁鱼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