布达拉宫所有建筑的屋顶和地面均用当地开采的“阿嘎土”封护材料。这种材料主要属于土石相兼的微晶灰岩,产于西藏地区一些半土半石的山包中,储藏部位在山体上部的1-2米厚层中。拉萨附近的曲水、林周、达孜等县,山南地区的扎囊县等均有储藏与开采。
“阿嘎土”具有坚硬、光洁、美观的良好效果。阿嘎土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,施工时将大块的阿嘎土捣碎,然后再筛选分级;粗阿嘎土的粒径为3-4厘米;中阿嘎土的粒径为2-3厘米;细阿嘎土的粒径为1-2厘米;最后为1厘米以下的粉状阿嘎土。但是,阿嘎土的抗水性能差,其内部的粘性材料容易被雨水冲刷,在日晒雨淋下变得越来越粗糙,致使雨后的屋面普遍漏水,漏水后再打阿嘎土,屋顶越来越沉导致房屋变形,这也成为藏式古建筑致命的弱点。目前所使用的阿嘎是经现代工艺改良的。它提高了抗压强度、抗冻融性能及防水性能,形成了刚柔相济的复合防水体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