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令”字在《康熙字典》中的解释如下:
【繁体汉字】令
【汉语拼音】líng,lǐng
【汉字注音】lìng
【语音朗读】(此处未提供,但可以理解为按照拼音发音)
【部首】人
【笔画数】5划
【康熙字典笔画】5划
【五行属性】属火
根据《康熙字典》的记载,“令”的释义包括:
2. 告诫、训示:上级对下级或长辈对晚辈进行教育指导。
3. 时节、节令:如时令、节令,指的是季节和节日的时间段。
引用古籍中的内容:
- 《尚书·囧命》提到:“发号施令,罔有不臧。”意指发布命令必须严谨,无一不是为了纠正错误,改善不足。
- 《礼·月令》中说:“命相布德和令。”这里描述的是遵循自然与社会规律,适时颁布政令以调和社会秩序。
此外,“令”还可以作为古代官名使用,例如县令、令尹、尚书令等。同时,在日常用语中,“令人”可作使动词,表示使某事发生或某种状态出现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