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汪姓最早源自商代的汪芒氏(汪罔氏),这一分支是夏朝诸侯防风氏的后代。防风氏因晚到会稽山而被禹杀头,其后代改为单字汪氏1。
汪罔国后来被楚国灭亡,其国人迁至安徽歙县,并改姓为汪2。
春秋时期:
另一支汪姓起源于春秋时期,鲁国国君成公的支庶儿子被封到汪邑,其后代以邑为姓1。
黄帝后裔:
汪姓还被认为是轩辕黄帝的后裔,经过多个朝代,至周文王时期,汪姓已经存在3。
其他来源:
唐朝西突厥的汪古部归顺唐朝后改为汉姓汪4。
蒙古族中的旺扎布氏、旺扎尔氏和旺古尔沁氏等,在清朝中叶以后大多冠以汉姓汪4。
宋朝初期,翁乾度的六个儿子被赐予不同的姓氏,其中一子被赐姓汪1。
居住在汪水流域的居民以河流为姓4。
西北地区的汪野国,其居民也以国名为姓4。
杰出人物:
姬汪:周成王时期被封为鲁国的国君,其子孙以“汪”为姓,成为汪姓的重要来源之一34。
汪处休:宋朝初期,福建莆田翁乾度的六个儿子全部考中进士,其中一子被赐姓汪,其后代因此姓汪14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