少数民族的节日有很多种,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少数民族节日:
蒙古族:那达慕节、蒙古族新年、祭敖包、打鬃节、那达慕等。
傣族:泼水节、关门节和开门节、开秧门等。
壮族:三月三歌会、男人节、陇端节、陀螺节、花朝节、吃立节、蚂拐节等。
京族:唱哈节、绣球节等。
东乡族:开斋节、古尔邦节、圣纪节等。
侗族:萨玛节、祭牛神等。
瑶族:盘王节、达努节等。
苗族:苗年、四月八、龙舟节、吃新节、赶秋节、花山节、晾桥节等。
白族:大过年、三月街、绕三灵、火把节、耍海会、拜日望等。
保安族:开斋节等。
德昂族:关门节和开门节等。
塔吉克族:古尔邦节等。
赫哲族:依玛堪节等。
鄂伦春族:使鹿部落的会见日、集体狩猎等。
藏族:雪顿节、古突破尔式、望果节、雪顿节、白来日追节等。
回族:开斋节、古尔邦节、圣纪节等。
蒙古族的奶食品基本有三大类。一是酸奶子。 通常将洗净的牛羊鲜奶,盛于特制的木碗中,插上薄饼筷子让其发酵,数小时后,待奶凝结成豆腐状时,用纱布将奶过滤,再将滤出的奶煮沸,即成酸奶。 二是奶皮子。 将生鲜牛(羊)乳盛于特制的陶瓷碗中,放在文火上烘烤,待表面结成一层薄皮时,取出用刀子挑起挂在阴凉处,让其自然干燥,便成乳皮子。 三是奶酪子。 将生鲜牛(羊)乳盛于特制的木桶中,放在文火上慢慢烘烤,待乳汁全部蒸发,表面结成薄皮时,取出挂在阴凉处让其自然干燥,便成乳酪子。
此外,朝鲜族的春节习俗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,春节期间会举行游戏、跳板等活动,初二到初六则举行打秋千、跳板、摔跤等活动;侗族的春节则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,期间会举行祭祀祖先、击鼓鸣钟等活动,初二到初七则举行娱乐性活动;壮族的春节则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,期间会举行打靶、舞狮子等活动,初二到十五则举行祭祀神灵、祈福消灾等活动;瑶族的春节则是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的,期间会举行祭祀神灵、拜年等活动,初二到十五则举行舞狮子、打秋千等活动;维吾尔族在新年时会举行乃兹泼墨如雨的迎春活动,哈萨克族在新年时会举行赛马、姑娘追等活动,藏族在新年时会举行晒佛等活动。除此之外,还有满族的颁金节、达斡尔族的阿米尔节、傈僳族的刀杆节等许多少数民族的特色节日。